摘 要: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眉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钟通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高于对照组(P<0.05)。2组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呼吸暂停 早产儿 氨茶碱 枸橼酸咖啡因 治疗结果 肺功能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 s、心率减慢低于100次/min的情况,患儿可伴有肌张力低下、血氧饱和度下降、青紫等表现,在重症监护室较为常见[1]。研究发现,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主要与出生胎龄有关,胎龄较小的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极易出现呼吸暂停。研究发现,早产儿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可引起患儿缺氧性脑损伤,甚至威胁患儿生命。目前,临床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方法有原发病治疗、正压通气、物理刺激、药物治疗等。氨茶碱是一种常用的兴奋呼吸中枢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经超过30年,可通过增加机体对二氧化碳(CO2)的敏感性达到兴奋呼吸中枢的效果[2]。同时,近年来,研究表明,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变、脑瘫等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相关诊断标准;(2)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3)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排除标准:(1)发育异常、先天畸形患儿;(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原发性肺疾病患儿;(4)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6)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成分过敏患儿。
1.2 一般资料
选取眉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8例;胎龄28~36周,平均(31.02±1.80)周;出生体质量(1 394.2±151.3)kg;5 min Apgar评分(6.49±0.87)分。观察组中男16例,女17例;胎龄27~36周,平均(30.95±1.79)周;出生体质量(1 384.9±148.7)kg,5 min Apgar评分(6.51±0.89)分。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使用暖箱保暖,进行心电监护,详细记录其生命指标,对首次出现呼吸暂停的患儿,采取物理刺激干预法,包括刺激足底、氧疗、托背、维持呼吸道通畅等,同时进行药物干预。对照组予以氨茶碱(生产厂家:四川奇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07)治疗,静脉泵入,首剂负荷量5 mg/kg,治疗12 h,随后调整为维持剂量2 mg/kg,1次/12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枸橼酸咖啡因(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16)治疗,静脉泵入,首剂负荷量20 mg/kg,治疗24 h,随后调整为维持剂量5 mg/kg,1次/24 h。所有患儿均持续治疗直到呼吸暂停症状消失,继续治疗7 d停药。若用药无法控制呼吸暂停症状,则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判断为药物无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疗24 h内病情得到控制,未出现反复呼吸暂停为显效;治疗48 h内病情得到控制,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每日不超过3次为有效;未达到显效、有效判断标准为无效。(2)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钟通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所有指标均使用MS-Diffussion型肺功能仪在停药后进行监测。(3)观察2组喂养不耐受、电解质紊乱、心动过速、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470,P<0.05)。见表1。
2.2 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P<0.05)。见表3。 
3 讨论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 s、心率减慢低于100次/min,伴有肌张力低下、血氧饱和度下降、青紫等表现,与正常孕周出生的新生儿相比,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发生呼吸暂停的风险更高[3]。有报道指出,呼吸暂停发病率与胎龄存在负相关。早产儿一旦发生呼吸暂停则病情较为凶险,若不能给予积极的治疗干预,则可能诱发脑损伤,甚至造成患儿死亡。目前,临床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方法较多,如博阿凯物理刺激、氧气治疗、药物治疗、呼吸机治疗等。其中氨茶碱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氨茶碱属于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可直接刺激呼吸中枢,增强呼吸系统对CO2的敏感度,扩张支气管,增加呼吸频率,防止呼吸暂停发生;同时,使用氨茶碱后,可在机体内释放茶碱,并与蛋白结合,增加呼吸中枢兴奋性,改善氧合状况[4];此外,研究发现,氨茶碱还能够松弛支气管内平滑肌,从而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但另一方面,虽然氨茶碱治疗效果较好,但血药浓度范围较窄,且治疗药物浓度与中毒浓度非常接近,不良反应较多,因此,不建议单独使用氨茶碱治疗。
枸橼酸咖啡因属于非特异性腺苷受体抑制剂,从其药理性质、化学结构上看,与氨茶碱较为相似,但代谢消除周期更长,且生物利用度更高,不仅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同时,枸橼酸咖啡因还具有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血药浓度可估计等特点,因此,常被用于早产儿呼吸衰竭治疗,且效果明显[5]。此外,对早产儿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有利于其脑电活动的成熟,在神经修复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将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联合应用,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从不同机制发挥药效,提高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曼莉,晏长红,何玲.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1):1431-1433,1436.DOI: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11.010.
[2]黄珊华,林春繁,林艳,等.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对比[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3):359-361.DOI:10.3969/j.issn.2095-8552.2018.03.039.
[3]谭峰云.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对比[J].中国处方药,2017,15(4):5-6.DOI:10.3969/j.issn.1671-945X.2017.04.005.
[4]邓云森,李盛强,徐晓清,等.氨茶碱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对照[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8):1438-1439.DOI:10.3969/j.issn.1001-8174.2017.08.041.
[5]陈明双,杨军.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比较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9,25(1):32-35.DOI:10.13407/j.cnki.jpp.1672-108X.2019.01.010.
[6]黄春花.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9,41(3):46-48.